一、峰谷电价政策剖析
峰谷电价依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定价。峰段用电需求大,发电、输电成本高,电价会上浮;谷段用电需求低,为引导错峰用电,电价下浮。部分省份在用电紧张的月份,峰段电价能达到正常电价的 2 倍,谷段则降至 0.45 倍 ,以此平衡电网负荷。
二、对企业成本的直接影响
(一)高耗能企业负担加重
生产制造型高耗能企业大量使用新能源叉车、货车。若其生产集中在峰段,充电桩用电成本会大幅增加。如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因生产连续性,车辆白天频繁充电,每月峰段充电电费比谷段多出数万元,压缩了利润空间。
(二)灵活生产企业迎来机遇
部分灵活性高的企业,如电子加工企业,能根据订单灵活安排生产。在谷段电价低时,加大生产并安排车辆集中充电。合理规划后,这类企业每月充电桩电费支出能减少 20% - 30%。
三、电费分摊困境
(一)共用充电桩分摊难题
工业园内企业常共用公共充电桩,各企业车辆使用时间和频率差异大,按企业或车辆数量分摊电费并不合理。A 企业车辆多在峰段使用,B 企业车辆多在谷段使用,统一标准分摊会让 A 企业感到不公。
(二)计量与核算困难
现有充电桩计量系统难以精准区分不同企业车辆的充电电量,尤其在多车同时使用或共享频繁时,电费核算缺乏可靠依据,加剧了分摊矛盾。
四、应对策略
(一)智能计量与分摊系统
工业园可引入智能计量设备与分摊管理系统,在充电桩安装分时段计量装置,记录各企业车辆峰谷段充电电量,按实际电量占比计算电费,确保分摊公平。
(二)企业自主调整策略
企业要深入研究峰谷电价政策,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合理规划车辆使用与充电计划。无法避开峰段用车的企业,可配备储能设备,谷段储电供峰段使用,降低用电成本。峰谷电价政策既给工业园充电桩电费分摊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通过有效应对,企业和园区管理方可解决分摊难题,降低成本,推动工业园绿色、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