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工业生产环境中,充电桩的稳定运行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防尘与防爆是关键难题。格尔木石油管理局管道处为顺应绿色能源发展趋势,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区域内充电桩开展改造工程,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重工业场景的防尘防爆解决方案。
一、改造背景
1. 绿色转型需求:随着环保要求趋严以及新能源车辆在企业内部应用的增加,格尔木石油管理局管道处决定引入电动汽车用于日常巡检与部分作业,这就迫切需要建设配套充电桩设施。
2. 重工业环境挑战:管道处所在区域存在大量粉尘,且部分区域有易燃易爆风险,常规充电桩难以满足安全生产标准,必须针对此特殊环境进行改造。
二、防尘防爆方案设计
2.1 防尘措施
1. 设备选型:选用具备高防护等级的充电桩设备,其外壳防护等级达到 IP65 及以上,可有效阻挡粉尘进入设备内部。例如,选用的某品牌充电桩,外壳采用高强度密封材料,能抵御恶劣环境中的粉尘侵袭。
2. 封闭设计:对充电桩安装区域进行封闭处理,设置防尘罩。防尘罩采用不锈钢材质,不仅坚固耐用,且密封性良好。在防尘罩进出口处,安装双层防尘帘,进一步减少粉尘进入。
3. 定期清洁维护:制定严格的清洁维护计划,每周对充电桩及周边环境进行至少一次全面清洁。使用专业的吸尘设备清除表面及周边粉尘,确保设备散热良好,运行稳定。
2.2 防爆措施
1. 本质安全设计:选用的充电桩内部电路采用本质安全型设计,所有电气元件均经过特殊处理,确保在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能量不足以点燃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
2. 防爆外壳:充电桩外壳采用防爆材质制造,如铝合金防爆外壳,能承受内部可能发生的爆炸压力,防止爆炸扩散至外部环境。同时,外壳上设置有泄压装置,在发生异常时可及时释放压力,保障安全。
3. 静电消除与接地:安装静电消除装置,消除车辆充电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同时,确保充电桩接地系统完善,接地电阻符合安全标准,有效防止静电积累引发的安全事故。
三、施工过程
1. 前期准备:施工团队在施工前对现场环境进行详细勘查,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防尘防爆安全培训,确保其熟悉施工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与工具,如防爆工具、密封材料等。
2. 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设计方案,小心安装充电桩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把控密封环节,确保各连接处密封良好。安装完成后,对充电桩进行全面调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防爆性能检测等。邀请专业机构对改造后的充电桩进行验收,确保符合防尘防爆标准。
3. 配套设施建设:在充电桩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防爆区域。建设通风设施,确保充电区域空气流通,降低易燃易爆气体积聚风险。同时,配备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四、改造成果
1. 安全运行保障:经过改造,充电桩在重工业环境中实现了稳定、安全运行。自投入使用以来,未发生因防尘防爆问题导致的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为企业内部电动汽车提供了可靠的充电保障。
2. 示范效应:格尔木石油管理局管道处的充电桩改造实践,为其他重工业企业在类似环境下建设充电桩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了重工业领域绿色能源应用的发展。
通过此次充电桩改造工程,格尔木石油管理局管道处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成功引入新能源充电设施,迈出了绿色转型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