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电投盐锅峡发电站作为运行多年的水电站,设备老化、作业环境复杂等因素使得安全风险管控难度较大。传统的安全管理依赖人工巡检和定期排查,难以实时掌握各类风险动态,应急响应往往滞后于事故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该发电站引入安全风险管控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风险的精准预判与高效应急响应。
一、项目背景与风险挑战
1.1 传统安全管理的局限
传统模式下,发电站的安全检查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定时巡查,对于设备运行参数异常、环境指标超标等潜在风险,难以及时发现和评估。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如设备故障、水位异常等,应急响应流程繁琐,信息传递不及时,往往导致事故影响扩大,给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2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电力行业安全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发电站亟需构建一套集风险监测、预判、预警和应急响应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安全风险管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各类安全相关数据,通过算法分析实现风险提前预警,并为应急处置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
二、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
2.1 系统整体架构
该系统由数据采集层、分析处理层、预警响应层和管理应用层组成。数据采集层通过部署在关键设备、作业区域的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水位等)、人员作业信息等;分析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预警响应层根据分析结果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并触发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管理应用层为管理人员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实现对风险和应急响应的全程管理。
2.2 核心功能模块
系统具备风险动态监测功能,可实时监测发电机组、水轮机、输电线路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库区水位、大坝结构等重要环境和设施的安全数据;风险预判模块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如设备故障概率、水位超限时间等;应急响应模块内置各类事故的处置预案,一旦收到预警,可自动生成应急处置流程,调度相关人员和资源,并实时跟踪处置进度。
三、实施应用与典型案例
3.1 系统部署与运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完成了传感器的安装和数据采集网络的搭建,确保各类数据能够准确、实时上传;随后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调试,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和应急响应预案;最后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和应用。系统正式运行后,实现了对发电站全域安全风险的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
四、应用成效与管理提升
系统投入使用后,甘肃电投盐锅峡发电站的安全风险发现准确率提升了 70% 以上,风险预判提前时间平均达到 1-2 小时,为应对风险争取了宝贵时间。设备故障停机次数较以往减少了 45%,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零,极大地保障了发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